·ENGLISH
 首页  部门概况  工作动态  教学工作  齐鲁文化  科研工作  思政聚焦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齐鲁文化>>正文
古诗词中的腊月
2022-01-03 09:57   来源:宜宾日报 审核人:

□谢鸣明

中国民俗中,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腊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腊月”里都有很多特殊的民风民俗。在家乡的腊月里,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开始忙年,从喝喷香的腊八粥开始,人们要扫尘、请香、祭灶、封印、做豆腐、杀年猪、打年糕、炸丸子、灌香肠、唱大戏、闹花灯、写春联、剪窗花、贴门神、挂灯笼、办年货,直到除夕夜。一切有条不紊,一切井井有条。响亮的鞭炮声,大人们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汇成了一幅欢乐的民俗风情画。

古代很多文人对腊月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描绘腊月的诗词有很多。“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这是晋代诗人裴秀的《大腊》。唐代诗人杜甫在《腊日》一诗中写道:“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其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宋代诗人陆游有多首诗写到腊月,如《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另一首《腊月》诗:“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进入腊月,离年就不远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主要有祭灶和扫年两项活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小年),进酒尊长,修贺君师。”每到这一天,人们要添买糖瓜,以祭灶神,祈神保佑来年家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正如《敬灶全书》里所写道:“受一家烟火,保一家康泰;查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日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各家善恶功过。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在有关腊月的民风民俗中,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祭灶词》广为流传:“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送君醉饱登天门,乞求利市归来兮。”全诗形象地描写了古人祭灶祈求合家平安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年就是年终大扫除,俗称“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新春扫尘有“除旧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春节将至,人们便要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版权所有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