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初五,
古时候在中原地区,
尤其是豫西南阳一带,
把这一天称作 “五豆节”。
旧时谚语道:
“腊月初五吃五豆”,
讲的就是五豆节这天,
家家户户要喝五豆粥。
所谓的五豆粥,
就是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豌豆,
和玉米糁或红薯熬成的粥。
讲究的人家,
从腊月初三就开始精心选料,
并提前把挑好的五种豆子,
放进大砂锅里用文火细熬。
熬到腊月初五一早,
锅中的豆子早已煮得稀烂,
这时再把玉米糁子和红薯放进去,
再熬上两个小时出锅。
如此熬制出的五豆粥,
色泽油亮,香气扑鼻,
粘稠味美,营养丰富。
再寒风凛冽的隆冬时节,
喝上一碗这样的粥,
甜在嘴里、暖在胃里、美在心里。
相传这一习俗,
源自秦始皇建长城的历史。
据说有一年的冬季特别寒冷,
修长城的许多人冻死饿死了,
幸存下来的人也奄奄一息。
就在腊月初五这天,
绝望的人们,
从各自的食粮口袋里,
收罗出各自仅剩的几颗杂粮,
汇集起来煮成一大锅稀粥,
人人分而食之,
最终得以度命。
后人以此为俗并代代传承,
就是要牢记先人的苦难,
缅怀祖先的恩德。
当然,后世又演绎出新的寓意:
吃了五豆粥,
来年定然五谷丰登、五路发财。
俗话说:
“吃了五豆,长一斧头;
吃了腊八,长一杈把。”
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曲,
那么五豆节就是腊八节的序曲啦!
版权所有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