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吟唱,承载着历史沉淀感,演绎着中国式美学浪漫。诗词里面的大千世界,让每个人都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投射式的意义解读,形成个体的心境写照。只有中国人可以通过诗词得到无限的感知,也只有中国人可以在诗词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近几年,在微博、抖音、B站等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平台上,不少与“国潮”相关的话题频频“出圈”,从“戏腔”到“围炉煮茶”,相关的视频收获上万点赞、评论和收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元素日渐流行的背后,是深深植入中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自强之美。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骨髓里的体现,也是我们中华血脉的绵延和赓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激荡五千多年,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命脉,是我们思想精神得以代代相传、接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一个国家“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密码。
如何让传统文化跨过时空隧道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和价值链,继续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滋养现代人的心灵?
唯有推陈出新,方得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