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部门概况  工作动态  教学工作  齐鲁文化  科研工作  思政聚焦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齐鲁文化>>课程资源>>正文
齐鲁文化传承弘扬将成2015年
2015-07-04 00:00   审核人: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代表山东省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在2015年工作计划中大篇幅阐述了要“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如此着墨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表明山东已将其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齐鲁文化传承与弘扬事业正式拉开大幕,齐鲁文化即将重新焕发生机。这背后有着巨大的时代形势支撑,体现着山东高层对时代形势的准确洞察与把握。

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关键指标之一,我国经济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基础、达到了相当程度,目前已经进入保速提质的“新常态”阶段,放平心态、继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民生与文化事业势必逐渐成为新的发展侧重点,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同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下,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使文化事业同时具备了很强的“民生”属性、成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也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硬性要求。总之,文化事业的发展高度代表着国家发展高度与国民素养水平,是“大国”之路的必然要求,而我们已经到了应该起步的阶段。

明白了这些,就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那样推崇和重视传统文化——经常引用古典格言、诗词名句已成坊间美谈,还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自己的传统文化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超规格”的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又为什么要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组织召开,并亲自出席、主持并作长篇讲话;其中体现的,既有总书记的传统文化喜好与修养,更有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这些也表明,文化事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山东将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升到“山东战略”,既是把住了时代脉搏,更是跟紧了国家步伐。

对此,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巨大的自身优势——石器时代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西周姜太公封地,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所在地,“百家争鸣”之中心“稷下学宫”故址地……山东历史文化绵延7000多年,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墨子、曾子、孙子、扁鹊、鲁班、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齐鲁大地曾诞生了无数光耀华夏千秋的优秀儿女;山东更是中华几千年文化正统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故乡,这是齐鲁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近代以来,山东还成为“红色文化”的优秀代表,为共和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凭借这些,我们不难预料,山东的文化事业发展必能像经济发展那样,处于“引领”地位。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齐鲁文化的内涵得到了全面而深入地解读诠释,涵盖历史文明、经济社会、理想信念、人本情怀、科学精神、人文教化、德行主张、自然观念、爱国精神等多个维度,多元而立体地构筑出齐鲁文化的“模型”。在齐鲁文化的传承弘扬上,也从宏观到具体提出了思路与办法,宏观战略有研究制定整体规划、开展本土文化资源普查和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则有推进孔子研究院等机构建设、实施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每个镇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和历史纪念室、筹办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支持山东大学办好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这些即将出台、推进或落实的举措,让人实实在在地看到了齐鲁文化复兴的希望——齐鲁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正是践行。山东的践行其实早已起步,2014年取得巨大效果并推广向全国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即是对儒家文化的切实实践,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儒家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山东人的血脉之中,历经千年而依旧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保持着生命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曾专门来到儒家文化圣地、孔子的故乡曲阜视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迅速成为各领域热词,为方方面面吃下了定心丸、指出了放心路。时间来到2015,我们终于能够看清两者的关系——儒家文化乃至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将步入“新常态”。对此,山东已经准备好了,并且已经发出了“动员令”。

来源:中国山东网

版权所有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